南京传媒学院
专接本招生网
招生热线: 15895869334

以“博爱精神”绘就“大思政课”育人新篇——我校举行“

2025-04-30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发展理念和指示要求,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
2025年4月22日下午,南京传媒学院团委联合南京市红十字会和江宁区红十字会共同主办的“你好,志愿者”主题宣讲活动在我校实验剧场举行。南京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徐莉莉,南京传媒学院副校长黄秀琴,南京市红十字会一级调研员胡东红,江宁区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吕华,江宁区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蒋华,江宁区红十字会四级调研员汪显文,方山森林公司量子国际项目部部长陈晨,南京传媒学院学工处处长、校团委书记牟红星,学工处副处长、校团委副书记孙方宁,各二级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分团委书记,驻区高校红十字会代表等出席。南京传媒学院红十字志愿者代表、学生代表近500人参与活动。
本次活动以新时代“大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为引领,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和生命健康教育通过多元形式展现,构建起“校地联动、资源整合、实践赋能”的育人新模式,为青年学生打造沉浸式价值培育课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推动形成全社会协同育人的生动局面。来自市、区两级红十字会领导及校方代表与500余名师生齐聚一堂,共话志愿服务的时代内涵与青年使命。
活动在《红十字缘起》宣传片中拉开序幕,以珍贵历史影像为载体,系统梳理国际红十字运动150余年发展历程,生动诠释了人道主义精神的传承脉络,让学生感受到了跨越时空的人性温度。
南京传媒学院副校长黄秀琴在致辞中指出,传媒专业特色与志愿服务深度融合,不仅是讲好红十字故事的创新路径,更是构建“大思政课”实践育人体系的重要抓手。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推动校地、校际间的资源联动,以传媒之力,让志愿之声传播得更远,将红十字故事讲述得更生动,让“红马甲”成为校园里最温暖、最亮丽的风景。
在全体与会者见证下,吕华与牟红星共同为“博爱”一站式学生社区揭牌。该社区将整合校内外资源,为学生提供急救培训、志愿服务对接等综合支持,打造校园公益实践新平台与长三角地区高校公益实践示范窗口。
随后,胡东红向南京传媒学院大学生应急救护先锋队授旗,队长王景辉郑重接过旗帜,标志着校地协同应急救护体系建设进入常态化、专业化新阶段。
活动现场,徐莉莉、黄秀琴、吕华、孙方宁、陈晨共同启动青春“宁”聚力,“救”在山水间——景区守护专项行动。南京传媒学院红十字会未来将联合方山风景区建立协同机制,设志愿服务岗,开展特色宣传活动,先试点后推广,助力打造平安景区,彰显青年使命担当。建立高校与地方景区的长期合作机制,让学生在服务社会中深化对生命价值的认知,实现思政教育从校园到社会的延伸。
宣讲环节汇聚行业先锋与志愿典范。南京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徐莉莉,南京市捐友代表崔旭,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代表秦鹏,江宁区救护培训师资张霞,南京传媒学院红十字会学生分会负责人张冰洁,“黑暗跑团”陪跑志愿者、应急救护师郁芳芳,江苏省红十字会综合救援团队长敬皓然等7位宣讲人,以真实案例构建起立体化育人场景,展现了“生命守护者”的责任与担当。
此次“你好,志愿者”宣讲活动不仅是生命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鲜活案例,更是一次关于青春力量的深度对话。
南京传媒学院将以此为起点,深化校地、校际合作,推动急救技能普及、志愿服务认证等工作纳入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体系。通过公益项目孵化、实践基地共建等方式,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生命教育生态,引导青年学生在志愿服务中感悟生命真谛,践行使命担当,让生命教育成为青年成长的必修课,让“志愿红”成为“大思政课”最亮丽的底色。

上一篇:我校召开学生工作大会暨2024年学生表彰大会
下一篇:最后一页

首页 电话 录取查询 预约来校

录取查询

预约来校